社会保障是经由政府的手实现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和谐社会的发展重心,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文明标签,代表着公民享受国家保护的权力。2012年,我国全面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填补了农村居民和城镇非就业居民养老保险长期以来的制度空白。社会保险是政府公共职责中的主要部分,各市财政支出的大半资金都投入于此,故以预算比重作为社会保障的排序指标。
据2014年初的财政分类预算来看,广州市在社会保障与就业问题上的投入比例是最大的,占到市本级财政总预算的14.87%;第二名为肇庆市,投入比例为11.56%,是九个城市中仅有的超过10%比例的;第三名惠州市投入比例为8.93%。其他城市中,江门市与珠海市的投入比例与惠州市较为接近,也在8.5%—9%之间浮动。
城市分析
广州:
最优保障让逃离一线成为过去
广州市的社保体系正日趋完善,社会保险不再只覆盖职工,对城乡居民都有相应的政策,2013年广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年报显示,截至2013年底,广州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749.60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9%,惠及人口占总人口的57.99%,普及率在九个城市中居中游水平。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015.7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7%,惠及人口占总人口的78.57%,普及率排全珠三角地区第三名。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38.28万人,增长6.0%。年末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8.68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5.69万人,增长1.4%。
2014年,广州市继续在社会保障的各个领域实施大大小小的改革,配以强力的财政支出。2014年初广州市财政局披露的市本级财政预算中,社会保障与就业领域安排85.3亿元资金,占总预算的14.87%,预算金额较上年增长率高达30.43%,是唯一一个增长率超过30%的城市。
2014年11月,广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披露了修订后的《广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同月21日结束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新《办法》为满足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参保人和集体经济组织的需求,提高了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的上限(由130元每月上调至300元每月),延长了缴费的时限(不再强制限定十五年),并将养老金与食品物价挂钩调整,让养老保险也在“与时俱进”,与物价俱进,力图减少“养老金”无法养老的状况。
医疗保险方面,2014年发布的广州社保蓝皮书系列中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医疗保险参保人群持续增长,医疗保险服务管理网络急需向基层延伸,让部分医保经办业务下移,大多数参保群众倾向于就近办理医保业务。但报告同时提出,医疗保险政策不断优化更新,由此带来的经办压力也越来越大,街道服务人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够,仍需进一步的培训优化,才能让老百姓得到更优质、更便捷的医保经办服务和健康保障服务。这是近年来广州在医保改革方面主要的讨论焦点。
肇庆:
社会保障全面覆盖的雄心壮志
2012年,肇庆市政府公布了《肇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末实现社保制度全覆盖的发展目标,具体有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53%等目标。为了这个“雄心壮志”,肇庆市自2012年以来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财政资金投入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中,肇庆市财政局披露的2014年年初市本级财政预算报告中显示,肇庆市财政预算投入社保领域的资金占总预算的11.56%,是除广州市之外唯一一个社保支出占比超过10%的城市;预算额较2013年增长29.15%,仅比广州市的社保预算增长率低1个百分点,增长率在九个城市中排名第二。
2013年末,肇庆市人社局提出了2014年的“十件惠民实事”征求意见稿,其中包括了13件候选,并于2014年年初正式公布筛选后的十项,作为一年的工作重点。这十件实事覆盖社保、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根据笔者了解到的最新消息,不少项目已提前超额完成任务。从肇庆市人社局发布的项目进展报告中了解到,“十件惠民实事”中较为亮点的项目包括建设30个农村幸福院示范点,将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生活照顾、日间休息、休闲娱乐等综合性日间照料服务,现已有4个示范点建成,剩下的仍在建设中,预计于2014年底全部验收;住房保障方面,据市住建局介绍,截至2014年10月,全市保障房已经开工4832套(户),占全年任务数的103.9%;基本建成(竣工)5133套(户),占全年任务数的113.9%;与此同时,肇庆水上居民上岸安居的工作仍在继续推进,截至2014年11月,全市已落实水上居民安置房源503套,占全年安置计划的97.86%。其他包括生态建设工程下的垃圾厂建设改造、生态村建设等项目,都在有序进行中。
医疗卫生服务方面,从2013年《肇庆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年报》的统计数据来看,肇庆的医疗设备储备不足,每万人均床位数仅为31.55,卫生从业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为0.47%,落后于珠三角地区的平均水平。“十件惠民实事”提高医疗设备水平列为其中一项。从肇庆市2014年的财政预算报告中可知,2014年肇庆市计划市级财政统筹2000万元,用两年时间实现全市乡镇卫生院设备装备“五个一”目标,90%以上乡镇卫生院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截至2014年11月已实现93.75%的覆盖率),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80%以上(截至2014年11月已实现84.62%的覆盖率)。
惠州:
让“平等”的梦想照进现实
相对于一二名的出色表现,惠州的民生保障体系相对逊色。2013年《惠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年报》显示,2013年末,惠州市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97.6万人,比上年下降2.2%,最新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于2013年年初刚刚披露实施,说明惠州市还未建立起普及普通居民(不满足职工条件)的养老保险体系。
自2012年起,惠州市经省委、省政府确认批准为全省唯一一个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的试点城市以来,惠州政府的财政规划则将民生建设摆在重要位置。2014年,惠州继续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工作重点。所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即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其中包括就业、养老等基本民生性服务,也包括教育、文化等公共事业,以及公益服务、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基本服务,意图实现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契合,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惠州在广东省内作为第一试点率先探索发展模式,努力建设“惠民之州”。
2014年是实施改革计划的第三年,惠州市不仅超额完成任务,且在方案内容上又有进一步的改善,优化精简分类细则,结合惠州市的实际情况。2014年又是该项改革的收官之年,为冲刺最终目标,惠州政府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领导陈奕威强调,“要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实现更高水平的惠民目标”。
在具体的财政规划上,惠州市拟在民生领域投入均有明显增长。2014年初惠州市财政局披露的财政预算报告显示,为推动教育发展,惠州市财政安排90479万元的投入,较2013年增长13%;医药卫生方面支出增长20%;社会保障方面,为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财政支出增长12.7%;支持文化体育事业方面投入增长13%,等等。以上项目均明确列为2014年的公共财政支出重点,可见惠州市政府对其重视程度。
小
结
社会保障的健全程度是文明社会的发展标志,是幸福城市的重要指标。根据笔者确定的衡量指标来看,在珠三角的九个城市中,社会保障程度最优秀的当属广州市,其无论是已有的社保覆盖率还是医疗设施都非常健全,政府的财政之手为其持续完善“保驾护航”;第二名肇庆和第三名惠州的现有表现虽未十分出色,但政府的重视程度逐年提升,尤其是肇庆已经开始逐步实现高覆盖率的社会保障体系,惠州市则仍在“惠民之州”的道路上努力前进。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