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劳动法规的完善,劳动者权益进一步得到了保护。但在司法实践中,因为法律法规仍存在很多漏洞,导致了一些企业频频钻空子。如,通过看似合法的法律程序,将一个事实简单的工伤案件拖延三四年,破产注销或者转让改制“金蝉脱壳”;通过劳务派遣公司甩包袱等等。如何完善法律法规,加大调解力度,帮助工伤职工维护合法权益,成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不可逾越的问题。
下面就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
淄博周村区王志东现年36岁,在淄博一家私家化工厂上班已有一段时间。上一年12月15日,王志东在任务时,蒸馏罐俄然发生爆炸。颠末抢救,王志东的性命保住了,但却永远地失去了一只眼,另一只眼的视力也大大受损。
在王志东住院时间,工厂支付了局部医疗费,这以后工厂就不再管了。王志东出院后,去工厂恳求补偿,开端还有人招待,后来便将其拒于门外。不久前,省农民工维权任务站的李强律师给王志东供给法律援助。等李强一行来到工厂时,也都傻了眼:大门紧锁触景生情。
李强通知记者,他处理过数十起工伤维权案子,此类企业“缓兵之计”躲避工伤职责的表象许多。有些效益正本就欠好的企业,遇到员工工伤后,爽性将企业刊出关门大吉,让员工找不承当职责的主体。有些企业则将财物躲藏起来,经过各种方式不给员工补偿。
各个地方的这样工伤维权的案例数不胜数,因为劳动法还存在很大的漏洞,导致一些企业玩‘金蝉脱壳’的手段欺骗员工,建议农民工一般都要求企业购买工伤保险,保障自己的权益